顯微激光測振儀是一種高精度的光學測量儀器,其檢查需要遵循嚴格的操作規范,以確保性能穩定和測量準確性,具體分析如下:
1. 光學系統檢查
激光光路校準:
檢查激光光斑是否對準樣品中心,若偏移需調整光路或重新校準。
使用標準反射鏡或校準片,驗證激光投射的準確性。
光強穩定性:
檢查激光輸出功率是否穩定,若光強衰減明顯,可能需更換激光管或光纖。
2. 機械部件檢查
顯微平臺:
檢查顯微平臺的移動是否平穩,導軌是否清潔并潤滑良好。
定期校準平臺位移傳感器,確保掃描精度。
聚焦與調焦機構:
檢查調焦旋鈕或電機是否正常工作,避免卡滯或松動。
使用標準樣品驗證焦點位置是否準確。
3. 電氣與軟件檢查
電纜與接口:
檢查電源線、信號線、數據線是否破損或老化,尤其是激光光纖和探頭線纜。
清潔接口,防止氧化或接觸不良。
軟件校準:
定期運行儀器自檢程序,檢查數據采集和分析模塊是否正常。
更新軟件版本,修復可能存在的漏洞或兼容性問題。
4. 測量精度驗證
標準樣品測試:
使用已知振動的標準樣品(如標準振鏡、音叉等)進行測量,對比實測數據與標稱值,評估精度偏差。
若誤差超過允許范圍,需重新校準或聯系廠家維修。
重復性與一致性:
對同一樣品多次測量,檢查數據的重復性,若波動較大需排查環境或儀器問題。
1. 長期停用維護
排空冷卻系統(如有):
如果儀器配有冷卻系統,停機前需清理冷凝水或液體殘留。
密封光學部件:
用防塵罩覆蓋鏡頭和光學窗口,防止灰塵進入。
定期通電:
每1~2個月短時間通電一次,維持電容、半導體器件的性能。
2. 存儲環境
存放于干燥、避光、無振動的環境下,溫度建議為0~40℃。
禁止疊壓或碰撞,尤其是光學部件和傳感器部分。
